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中第13课的内容。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交通工具与方式的发展,推动了现代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现代交通工具发展取得的成就及交通方式的变化。交通工具发展成就主要包括了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伴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人类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交通运输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如联系日益密切、方便出行、加快生活节奏等。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现代交通运输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课标要求】

  1、20世纪交通运输新变化的表现。

  2、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学情分析】

  1、经过高中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同时,阅读、归纳、概括、理解等相应的历史学科能力有所提高。

  2、高二选科后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历史学习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了;但也存在着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不强、个体能力差异比较大的问题。

  3、本课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学生可以通过采访祖父辈、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更好地收集相关的资料,利于学生对相应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阅读教材基础上完成相应知识的梳理,了解现代中外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史实,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现代各国的交通运输与社会生活是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2.运用史料分析,了解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对新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自豪感。

  3.通过分析现代交通新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影响,提高学生对社会变化的历史解释水平,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完成自学问题,了解现代中外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到现代各国的交通运输与社会生活是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2.阅读史料进行分析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交通运输巨大成就的原因条件。

  3.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出现代交通新变化引起的社会生活影响,阅读史料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教学重点】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的表现;20世纪陆地交通发展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引发的社会影响。新中国现代交通成就突出的原因。

  【设计说明】

  1.交通运输新变化是《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交通运输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需要了解其表现和特点。

  2.在充分了解20世纪陆地交通发展变化的表现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相应的高速公路与高铁分布示意图对20世纪陆地交通发展变化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

  3.现代交通运输的一系列新变化的发必然会对人类社会生活造成相应的影响,不仅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而且对国家和社会带来种种影响,这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难点部分。

  4、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迅猛,研究其发展因素不仅有时代因素,也有政策、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所以作为本课学习的一个难点。

  【教学方法】

  1、本课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表现内容多、时间跨度大,所以引导学生画时间轴对发展表现进行梳理,并完成相应的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对相应基础知识充分的了解与掌握。

  2、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案例探究与问题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陆地交通发展的特点、交通运输新变化对社会生活影响等问题的理解与分析。

  3、本课教学中,引用了部分课外的史料,既对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进行相应的练习,并帮助学生对相应重难点知识加深了理解与分析。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展示珠港澳大桥图片及资料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世界桥梁领域的多项空白。

  师:港珠澳大桥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

  庞大的桥梁。港珠澳大桥集高速公路、隧道、桥梁等技术于一体,而这些成就多

  数源于20世纪。今天我们一起探究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教学设计意图:由贴近学生生活的时政新闻港珠澳大桥引入,激发学生参

  与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

  (一)自学阅读问题:

  师:多媒体展示自学阅读问题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生:依据课前阅读回答相应问题。

  1、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量产车出现在哪个国家?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出现在美国;重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2、当今世界上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一的国家是哪个国家?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什么时候哪个国家建成?中国;1932年德国。

  3、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高铁出现在哪个国家?我国现在高铁的营业里程占世界总量的多少?日本66.3%。

  4、飞机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什么时候开通的?我国第一家航空公司何时成立的?截止到2017年,我国定期航班通航的国内城市和国家分别有多少?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飞机升空;1914年;1949年;224个和60个。

  教学设计意图:要求学生课前对教材阅读基础上完成相应自学问题,使学生对相应的主干知识进行归纳,以便于学生对相应主干知识认识并加以掌握。

  (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问题一:结合20世纪陆海空交通发展成就分析其特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依据教材进行归纳分析,初步勾画陆地交通工具的成就、道路建设领域成就、航运技术及船舶、隧道建设成就;航空的发展各领域的时间轴。

  学生活动:立足于教材相应20世纪陆上交通发展表现的史实,勾画时间轴,并进行板演交流。

  20世纪陆海空交通发展成就:

  1、陆地交通工具的改进(汽车、高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

  2、航运技术提高、船舶制造、海底隧道建设成就

  3、航空领域如空中航线、飞机改进成就

  学生活动:依据自己完成陆海空交通发展成就的时间轴对其发展变化挺大进行讨论交流并展示相应成果。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总结如下:

  从世界范围内归纳可以得出发展变化的特点:发展迅速、专业化(如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化。

  从中外对比可以看出来中国在20世纪中期落后于世界,1978年以后发展较快,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一些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引导学生从世界范围了解交通领域的新变化,

  从中国角度了解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位次,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三)完成思维简图并班内交流

  【现代交通运输发展成就思维导图简图】见打印附件

  设计意图:

  通过对教材中20世纪以来陆上交通、航运交通、航空交通发展表现的相关内容的再次梳理,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理解各子目知识与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为下一探究学习任务的进行做好准备。

  (四)探究学习问题二: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教师活动:课前要求学生分两个小组通过采访家人、社区调查等社会调研和查询文献、网络搜索等方式,主要是针对近几十年相应交通运输工具、方式的变化及对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学生活动:分小组进行班内交流,展示各自的收获引入对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学习。结合教材相应内容进行讨论,讨论现代交通运输给我们造成的影响。

  请几位同学综合各组意见系统谈现代交通运输的变化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最后,教师总结

  师:现代交通运输的变化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世界范围来看,同样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积极影响。

  影响如下:

  1、现代交通运输使人流、物流时间缩短,使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

  2、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便人们出行;

  3、现代交通运输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时间的精准度和生活品质要求提高(如大众旅游潮流出现);

  4、现代交通运输加强人与人的互动和往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采访收获,在对比交流中理解现代交通运输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尊重不同意见、形成个人认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五)探究学习问题三:新中国成立后加快现代交通建设的思考

  1、建国初,周恩来为什么提出中国航空工业要走先修理再制造的道路?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相应史料结合建国初相关史实引导分析

  学思之窗

  “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道路,应当是适应战争的需要先搞修理,再由修理发展到制造。开始规模搞得小一些,由小到大,主要先解决飞机修理的需要,要保证朝鲜打仗。在设计和建造修理厂的同时,应有今后转为制造工厂的安排。”——《周恩来年谱(1949 -1976)》

  教师提出问题:1950年12月,周恩来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道路问题作出指示。他为什么提出中国航空工业要走先修理再制造的道路?

  学生活动:

  学生在阅读上述史料梳理出相应的关键词“战争的需要”、“朝鲜打仗”的重点内容,调动已有的“抗美援朝”的史实,认识到“稳定的环境对于现代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共和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落后的相应史料,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航空工业建立的基础,进一步增强对我国航空工业成就的认识。

  原因:抗美援朝的需要,建国初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落后的现实。

  设计意图:

  该探究分析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更加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到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航空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增强民族自信心。

  2、克服万难修青藏铁路

  史料: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孙中山在1919年明确提出了青藏铁路的概念和构想,但在20世纪上半期,这条铁路始终只处在概念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等技术难题,加之修筑铁路耗资巨大,青藏铁路又经历了几十年的反复勘测、论证,直到2006年才全线开通运营。

  师: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

  生:学生思考、交流。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有利于青藏地区与内地联系,密切经济文化的往来,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民族的和睦。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延伸探究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去,而是进一步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角度去再认识,不仅拓展学生的观察视角,而且使学生对现代交通发展的影响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六)课堂小结:品读数字中国,结合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畅谈主题:祖国,我想对你说“数字中国”“五纵七横”高速公路体系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计划建设一个省际高速公路体系,它包括12条关键性的交通走廊五纵七横(5条南北走向,7条东西走向),长达3.5万公里,全部由二级公路以上的高等级公路组成,其中高速2.5万公里。经过近15年的建设,总规模约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于2007年年底基本贯通。

  “四纵四横”高铁规划

  四纵四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以客车速度为每小时200公里以上“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重点,加快构建快速客运网的主骨架。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

  C919大型客机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

  的贺电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和世界唯一或首例: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使用的钢筋量最重,海底沉管隧道最长,沉管隧道排水量最大,成岛速度最快等;由于毗邻香港机场、穿越30万吨轮船航道、穿过白海豚保护区,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标准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工程;大桥建设了世界唯一的深埋隧道,首次研发和采用了半刚性结构管节,首次研究并采用了组合基床+复合地基的控制沉降方案,首创了外海大直径深插钢圆筒快速筑岛技术等。因此,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也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回顾20世纪以来世界与中国在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的变化,引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结合21世纪以来中国交通领域新成就,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畅谈形式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表达。

  【拓展作业】

  1、搜集21世纪以来我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新鲜事,以新闻播报形式,向爷爷奶奶介绍祖国的新成就。

  参考答案:例如杭黄铁路——最美铁路即将开通

  2、搜集外媒对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相关成就,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探究变化背后的原因。

  例如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也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课后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反思一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梳理恰当,为后期学生的掌握打下好的基础。我设计的梳理环节由易到难,由课前问题导读到课上学生勾画时间轴,最后形成思维导图,梳理出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学生完成对相关内容的总结与归纳,经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把握更加有据可抓,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落实,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反思二利用了以下两种方法激发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其一,导入时引用了港珠澳大桥的相关新闻图片资料,课前鼓励学生询问父辈、祖父辈日常上学的交通方式,这种贴近生活化的设计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更加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其二,充分利用小组教学的优势,采用小组竞争的办法创设了一种竞争机制。

  具体操作中仍沿用此前的实施办法,将班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成了对教材归纳梳理、理解分析、反馈练习三个部分,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的集中精力,抓住某个部分进行相应的突破与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有效把握。

  反思三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注意结合新课标相应要求以课程的完成为首要目的,适度引用课外史料,注重史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拓展作业力图贴近生活,试图引导学生从世界的眼光看中国,从中国看世界,在激活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世界视野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问题反思及解决思路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活动欠活跃,特别是思维活动欠活跃

  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欠活跃,分析其原因有:1、本课内容量大,所以给学生的活动时间相应的压缩,从而使学生活动量更少了。

  2、长期以来学生形成的学习模式主要表现为“等、靠、要”,习惯于被动的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更加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

  3、个别学生参与热情不足由于课时比较紧张,加之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一定问题。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的参与性差。

  二、教学设计中畅谈环节参与度不足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由于注重对教材知识的梳理归纳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所以后续时间不足,表达不够充分。

  后期改进的措施:

  1、针对课时紧张、容量大的问题,可以采用课前自学阅读完成相应基础知识整理课上检查的方式,在此基础上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精讲精练,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2、针对学生思维活动欠活跃问题采用如下措施:

  1)平时教学中注意加强转变学生的“等、靠、要”的旧意识、旧习惯,帮助其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勤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2)采用小组捆绑竞争的机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的学科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对综合评价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评。

  3)平时教学中对个别参与性差的学生和参与积极表现突出的学生分别进行相应的帮扶与有针对性的指导。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教案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2298946647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微信公众号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300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