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溯源:“舴艋”与“蚱蜢”

ID:41038

时间:2021-04-27

相关标签:    

词语溯源:“舴艋”与“蚱蜢”
“舴艋”音zéměng,此二字并不多见。但如果读过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就应该知道它所指的是一种小船。成书于南朝梁代的我国第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汉字字典《玉篇》就提到:“舴艋,小舟也。”很多诗词注解也都这么标识。
 
“舴艋”在古诗文中常见,如“车螯近岸无妨取,舴艋随风不费牵”,“葫芦盛酒待明月,舴艋载琴当上流”。但最早可见“舴艋”一词的是在《广雅·释水》中:“舴艋,舟也。”“舴艋”是一种船很好理解:第一,它从“舟”旁,自然与船相关;第二,李清照词句中的“舴艋”二字置于“舟”字之前做定语,表示“舟”的属性,也提示是船的一种。
 
但“舴艋”二字为何偏偏是指一种小船而不是大船呢?这得看与“舴艋”音貌相近的“蚱蜢”一词。“蚱蜢”音zhà měng。蚱蜢另名蚂蚱(mà zha)、蝗虫、油蚂蚱、草蜢子,北京人也有称“蚂蟑”的。蚱蜢何许虫也?一种植食性昆虫,有绿色、褐色、黄绿色的,一般人都见过或者都认识。蚱蜢体型小,头部呈向前上方昂起生长的状态,尾部也略微翘起,这种姿势像金元宝、东北饺子,也像用鸬鹚捕鱼的渔翁两脚所踏的捆绑在一起的小船。说“舴艋舟”是一种“小”船,这与蚱蜢到底有何关联呢?王念孙《疏证》里提到:“《玉篇》:‘舴艋,小舟也。’小舟谓之舴艋,小蝗谓之蚱蜢,义相近也。”这里所言的“义近”,应指大小、形态的相近,捕鱼人所用的小船与蚱蜢在大小形态上确实相似。其实,不仅是“义近”,音也有相近之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蚱蜢”用当地方言读出来与zé měng音相同或相近,只在声调上略有变化。况且,自然界“蚱蜢”的存在早于充满人类智慧的“舴艋”的出现。那么“舴艋”一词当取材于“蚱蜢”,取其形似,也取其音似。
 

词语溯源:“舴艋”与“蚱蜢”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2298946647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微信公众号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200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