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高分指南:15条涵盖所有角度的化学解题策略

ID:62655

时间:2021-05-07

相关标签:    

高考化学高分指南:15条涵盖所有角度的化学解题策略
策略 1 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金点子: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经典题:
 
例题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
 
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2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
 
 
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
 
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
 
例题3 :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 )
 
A.空气 B.石蜡 C.氨水 D.二氧化氮气体
 
方法:从纯净物与混合物进行分析。
 
捷径:因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组成。分析选项可得D。
 
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机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们虽是混合物,但却有固定的元素组成。此类试题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设问,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策略 2 物质的量方面试题的求解技巧
金点子: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从微观到宏观,从固体到气体,从纯净物到混合物中的各类计算,均要用到物质的量。在溶液方面,还要涉及到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求算及溶液中各种守恒关系的分析。
 
对气体来说,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因温度、压强不同,等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不同。对于NO2方面的试题,还要考虑后续反应,即NO2与N2O4的平衡转换。
 
对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析,既要考虑反应,还要考虑反应进行的程度及过量问题。经典题:
 
例题1 :在100mL 0.10 mol·L-1的 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最为0.02 mol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方法:通过溶液中的离子进行整体分析。
 
捷径:题中n(Ag+)=0.1L×0.1 mol·L-1=0.1 mol,n(Ba2+)=2.08/208·mol-1=0.01mol,n(Cl-)=0.02,ol,n(Cu2+)=0.01mol,n(So42)=0.01mol,所以生成n(AgCl)=0.01mol,n(BaSO4)=0.01mol,生成AgCl、BaSO4两种白色沉淀,它们物质的量相等。在生成的溶液中n(Cl-)=0.02mol-0.01mol=0.01mol,Cu2+未参加反应,所以溶液显蓝色,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大约为200mL,所以C(Cu2+)=0.05mol。因此正确选项是B。
 
总结:这是集化学计算,实验现象描述为一体的学科内综合试题。尽管难度不大,但很有新意。
 
例题2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NA
 
B. 18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 46g 二氧化氮和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
 
D. 在1 L 2 mol·L—1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A
 
方法:根据题意对选项逐一化解。
 
捷径:A.在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22.4L液态辛烷物质的量要比1mol大得多,所以A选项错误。B.18g水为1mol水,其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mol。C.NO2和N2O4具有相同的最简式,相同质量的NO2和N2O4必然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46g NO2即为1mol NO2共含有3mol原子。D.n(NO3—)= 1L×2 mol/L×2 = 4 mol。以此不正确的为A。
 
总结:此类试题是高考试卷中的热点题型,在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要注意物质所处的状态,二要理清微粒间的联系。
 
例题3 :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 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 (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
 
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方法:从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分析。
 
捷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由于取等质量甲、乙两种溶液,其中含水的质量不知道,无法推断其溶解度的大小。但降低相同的温度,甲析出的质量大于乙,所以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故选D。
 
总结:有关溶解度方面的试题,在解题时既要考虑某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又要考虑温度变化时溶解度的改变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溶液不是饱和溶液,则不能利用溶解度进行有关计算。
 
策略 3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试题的分析技巧
金点子: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部分的试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根据概念判断一些说法的正确性;二是比较粒子中电子数及电荷数的多少;三是原子及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四是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 此类试题的解法技巧主要有,逐项分析法、电子守恒法、比较分析法、分类归纳法、推理验证法等 经典题:
 
例题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方法:依靠概念逐一分析。
 
捷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而离子由于有电子的得失,当失去电子时,其离子的电子层数不一定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如Na+等。A选项错。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正确。氦的最外层为第一层,仅有2个电子,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正确。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D选项错。以此得答案为AD。
 
总结:此题要求考生对元素及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虽不难,但容易出错。
 
例题2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方法:采用分类归纳法。
 
捷径:首先将四种离子分成阳离子与阴离子两类,分析其原子序数及离子半径。阳离子为aA2+、bB+,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原子序数a>b,离子半径A<B;阴离子为cC3-、dD-,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原子序数c<d,离子半径C>D。再将其综合分析,因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A、B位于C、D的下一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b>d>c,离子半径A<B<D<C。故正确答案为C。
 
总结: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离子,其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
 
例题3 :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A.XY B.XY2 C.XY3 D.X2Y3
 
方法:先找出所属元素,再分析反应情况。
 
捷径:根据题意X可能是Li或Si。若X为Li,则Y为H,可组成化合物LiH即XY,若X为Si则Y为Li,Li和Si不能形成化合物。因此得答案为A。
 
总结:部分考生因未分析出X可能为Li,而造成无法解答
 
策略 4 速率与平衡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必经过三态,即起始态、变化态和最终态。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其它化学反应方面的计算,如能根据反应方程式,对应地列出三态的变化,哪么便可使分析、解题变得一目了然。此方面的试题的题型及方法与技巧主要有:
 
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要看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及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百分含量是否还随时间发生变化。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分析
 
要充分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
 
3.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
 
影响因素主要有:浓度、压强、温度,其移动可通过勒沙特列原理进行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浓度、温度、压强等客观因素对正、逆反应速率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使V正≠V逆,原平衡状态发生移动。
 
4.等效平衡的分析
 
主要有等温等容和等温等压两种情况。
 
5.速率与平衡的图象分析
 
主要要抓住三点,即起点、拐点和终点。
 
方法:图象分析法。
 
策略8、氧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氧族元素包括了初中化学中氧气、水,高中化学中的臭氧、过氧化氢,硫及硫的化合物等。内容多,知识广,且有时还可能扩展到硒、碲、钋等元素。因此对其解题方法的掌握尤其重要。
 
此类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分析、守恒分析等。
 
此类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剖析、效用比较等。
 
由于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不同,故在解题时,还必须注意,反应进行时浓度变化引起的反应变化。
 
例题1 :向50mL18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 )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0mol D.大于0.90mol
 
方法:根据方程式,将参加反应的硫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氧化作用,一部分为酸性作用,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但又要注意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的浓度越来越稀,稀硫酸不能与铜片反应,以此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值。
 
捷径:浓H2SO4与足量的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 + SO2↑+ 2H2O,从方程式看,被还原的H2SO4应为所给H2SO4 0.90 mol的一半,即0.45mol(中间值),但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的浓度越来越稀,反应停止,故不可能等于0.45mol,一定小于0.45mol。故答案为A。
 
总结:该题存在着一个隐含信息,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自行停止。在解题时必须特别注意此类隐含信息。
 
策略9、卤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卤族方面试题的题型主要有:卤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分析、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应用性试题及新情境试题等。
 
在解题时,要充分运用守恒法、迁移类比法、方程式合并法、多步反应一步计算等。
 
例题1 :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方法:迁移类比法求解,但要考虑到ICl 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
 
捷径:ICl是拟卤素,很多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但不是完全相同,因为Cl比I的得电子能力强,所以在ICl中,I为+1价,Cl为—1价。而HCl中,Cl为—1价,HIO中I为+1价,在ICl与水反应后其产物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故反应为:ICl+H2O = HCl+HIO,以此答案为B。
 
总结: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ICl和Cl2性质的理解能力和比较能力。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ICl与H2O反应生成物究竟是HI与HClO,还是HCl与HIO,不少同学未能从化合价去分析、判断,因而误选A。通过本题不仅要认识ICl与H2O反应生成HCl与HIO,还要理解此反应为一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果将此反应扩展至ICl与碱反应,也要知道生成物为NaCl与NaIO。
 
例题2 :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 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 可和I- 发生反应:IO3- + 5I- +6H+ = 3I2 + 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 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B )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
 
方法:这是一道无机信息题,利用给定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鉴别食盐中是否含有IO3—。要充分理解消化题目给定的知识——IO3—可在酸性条件下,将I—氧化,产生I2。
 
捷径:根据鉴别I2的方法得B。
 
总结:充分利用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这是我们常用的解题方法。本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范例。题中的信息是I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即需要酸,从题中可顺利选出食醋)生成了I2单质,检验碘单质需要淀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正确理解,充分消化信息的重要性。
 
策略10、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碱金属内容,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其中有关过氧化物的分析与计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解题时,要在理清题中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反应合并、守恒法。对于信息类试题,如NaH、超氧化物等,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化合价的分析。
 
例题1 :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B ).
 
A.干冰灭火剂  B.黄砂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
 
方法: 根据性质分析获解。
 
捷径: 分析性质,因钠可与干冰灭火剂及干粉灭火剂产生的CO2发生反应,与泡沫灭火剂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行。而钠与黄砂不能发生反应,故可用黄砂扑灭金属钠着火。综合后得答案为B。
 
总结:将课本中镁与CO2的反应迁移到钠,是解答出此题的重要之点。
 
例题2 :在一定温度下, 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 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
 
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
 
方法:通过假想类比分析(不必计算)。
 
捷径: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 无水碳酸钠,析出晶体(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106 286
 
1.06 2.86
 
由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使原溶液中水量减小,减少溶剂又有晶体析出,导致析出晶体大于2.86 g,所以选D。
 
总结:根据考试说明,对析出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的计算不作要求,但并不排斥对结晶出来晶体的质量的范围作估计,或者对溶液质量变化或者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或判断。因此在复习时注意复习范围。
 
策略11、镁铝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镁,铝是重要轻金属,具有较强还原性。镁,铝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及生活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特别是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在题目中的计算形式方法性和技巧性均较强,是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代表题型有;天平平衡判断题,镁的强还原性,铝盐与强碱反应产物的讨论,含铝化合物沉淀图像题等。
 
解题关键是:(1)熟悉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与过量计算相结合。(3)结合图像综合分析。(4)充分利用守恒关系。
 
例题1 :(1996年上海高考)0.1 mol 镁粉分别在足量的O2、CO2、N2中燃烧, 生成固体的质量依次为W1、W2、W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W2>W1>W3 B.W1=W2>W3 C.W1=W2=W3 D.W3>W2>W1
 
方法: 将方程式比较后分析。
 
捷径:反应式依次为2Mg+O2 2MgO,2Mg+2CO2 2MgO+C,3Mg+N2
 
Mg3N2,根据计算式可求出答案为A。
 
总结: W2中还有碳生成,是固体。如果疏忽这一点就误选B。
 
例题2 :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m·yH2O],式中m等于 ( )
 
A.3-n  B.6-n   C.6+n     D.3+n
 
方法:电荷守恒(化合价代数和为0)。
 
捷径:根据化合价的代数等于0得,2×3=n+m,所以m=6—n。答案为B。
 
总结:此题为一易题,如不能运用电荷守恒,也很难获解。
 
策略12、铁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金点子:
 
铁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变价元素。在高考中有关铁方面的试题主要类型有:性质分析、实验原理与操作分析、有关铁方面的计算等。
 
1.性质分析试题的解题方法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方面去分析试题内容。特别是铁的变价问题。
 
2.实验原理与操作试题的解题方法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注意点等方面对实验内容作较为详实的分析。主要有铁的性质实验、铁的制取实验、Fe(OH)2制取实验等。
 
3.有关铁方面的计算试题的解题方法
 
此类试题可采用方程式分析或将方程式合并后统一分析求解。在解题时尽可能利用守恒法求解。
 
例题1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5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 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 )
 
A.Fe Cu Al Ag Mg B.Al Cu Mg Ag Fe
 
C.Mg Cu Al Ag Fe D.Mg Ag Al Cu Fe
 
方法: 寻找突破囗,并从突破囗推出其它金属。
 
捷径: 以c、e金属钝化为突破口,由(1)(3)(4)知c为Al,再由(4)知e为Fe。有上述结果和(1)知a为Mg,最后由(2)知b为Cu、d为Ag。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c,然后很容易判断出e、a。得答案为C。
 
总结:判断出c为Al,e为Fe,就可舍去选项A、B,由(2)确定b和d的活泼性。这样判断可简捷些。
 
例题2 :(1995年上海高考)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方法:从反应过程进行分析。
 
捷径:当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生成氧化铜,造成铜片质量增加。当该铜片插入硝酸中,表面的氧化铜及未被氧化的铜均能被硝酸溶解。插入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CH3CH2OH+CuO CH3CHO+Cu+H2O,铜片又恢复到原来的质量。若插入盐酸中,表面的CuO溶于盐酸中,质量减少。只有插入石灰水中,铜片不发生反应,表面的氧化铜仍附着在铜片上,质量增加。以此得答案为C。
 

高考化学高分指南:15条涵盖所有角度的化学解题策略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2298946647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闽ICP备18023965号-5闽公安备35020602002120     Copyright © 2011-2021 https://www.xuexib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免费获得验证码

微信公众号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款成功后请在1小时之内完成复制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应付金额: 1000

付款成功后,概不退款